“仙女”机器人借助风和光飞行
刺激响应聚合物的发展为下一代小型无线控制软体机器人带来了大量新材料相关的创新。工程师们已使用这些材料制造可行走、游泳和跳跃的小型机器人。但此前,还没人能让它们飞起来。芬兰坦佩雷大学轻型机器人小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名为“仙女”的新设计——一种基于光响应材料组装的飞行机器人。这种聚合物组装机器人,能靠风飞行,并由光控制。 从蒲公英种子得到灵感,“仙女”具有多个仿生特征
2023-04-1836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投融资热度居高不下
近段时间,多地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例如,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正斌表示,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整带零、以零强整、强化支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快实现“从0到1”的研发、“从1到100”的产业化。此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研
2024-06-0836
释放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动能
日前,在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出现了不少硬核装备。这些装备都来自于现实,属于工业级移动机器人,是为影片拍摄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撑。当下,随着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机器人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多样。移动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做很多工作,甚至一些人类自身难以企及的应用场景。而人工智能与工业生产的加速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了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
2023-04-1834

- 大湾区首个服务大模型的智算中心--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揭牌
2023-12-19
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
当前,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应用场景是否成熟?未来又将如何突破瓶颈、蓬勃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
2024-06-1634
“机器人+”链接百业千家
在晶泰科技自动化实验室里,一台台小巧灵动的自动导向车穿梭于不同的工作站间,将物料、耗材放在指定位置,再由机械臂“接手”进行粉末加料、恒温震荡、反应监测等,这种新型研发模式正助力更多新药实现“从0到1”的突破……记者近日在上海张江科学城走访时了解到,“机器人+”正在百余个行业里大显身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
2023-04-1833
软体机器人能轻松爬过环路和弯道
软体机器人由多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可折叠成扁平圆盘并延伸成圆柱体。图片来源:普林斯顿大学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程师,将古代折纸技术和现代材料科学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软体机器人,可轻松穿过迷宫。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用模块化的圆柱形部件创建机器人的过程。 软体机器人的转向一
2024-06-0833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可平
2024-06-0832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或成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
2024-06-0832
锻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板
在广东省深圳市,添加了大模型的机器人可实现图形识别、自行完成任务分解;名为“夸父”的人形机器人拥有出色的性能,每小时最快能走4.6公里;在北京市,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突破性地实现了纯电驱动全尺寸拟人奔跑……一段时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进入发展上升期。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推出不少加快和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
2024-06-0831
这款工业机器人是长三角“本地人”
记者23日走进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位于嘉定的智能工厂时,一台弧焊机器人刚刚下线,即将交付汽车生产线焊装使用。 这款工业机器人是地地道道的长三角“本地人”,控制器用上海的、伺服电机用浙江的、减速器用江苏的、壳体用安徽的,各级零部件供应商均不出沪苏浙皖,全部为长三角制造。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已出货4700多台。 新时达是这款机器人产业链的“链主”,它牵头长三
2024-06-0831
第四代高压电缆剥切打磨机器人“上岗”
记者5月17日从国网天津电力获悉,国网天津电缆公司团队研制的第四代剥切打磨机器人首次完成110千伏高压电缆检修任务。该机器人较上一代整体重量降低了10%,作业时间压缩至50分钟以内,作业效率提升近30%。 据了解,高压电缆绝缘偏心度与半导电层厚度不均匀,是制约高压电缆自动化剥切装置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传统弹性浮动刀架进行电缆外轮廓的仿形,难以实现绝缘屏蔽断口
2024-06-0831
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在这里加速“奔跑”
让机器人也能像真人一样“跑”起来,如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成为现实。 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见上图,杨东摄),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三层,只见160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在最大的一块场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
2024-06-0830
又火了!国产机器狗,背上了枪冲锋!
近日,国产机器狗亮相中柬“金龙-2024”联演现场,引发热议。一起看它们战力如何↓ 第一款 体重:约15公斤 续航:2—4小时 特点:配备4D超广角感知系统 中方参演队员杨胜智介绍:“在我们侦察任务过程中,这款机器狗可将侦察画面实时回传指挥部,其腹部装载电池和动力系统,不仅能完成前进、横卧、跳跃、后退等动作,还能自主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可在侦察环节中迅
2024-06-0829
人形机器人打开“具身智能”蓝图
从搬运重物到端茶倒水,从进厂打工到做饭叠衣……当大模型为机器人注入“灵魂”,人形机器人“进化”加速。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的落地最快今年或明年就能在部分试点实现,“入户”则将在10年左右。 变化——迈入“人形时代” 近期,国产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首次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现“拟人奔跑”、瞄准老年人陪护市场
2024-06-1629
走进张江看“机器人+”
在晶泰科技自动化实验室里,一台台小巧灵动的自动导向车穿梭于不同的工作站间,将物料、耗材放在指定位置,再由机械臂“接手”进行粉末加料、恒温震荡、反应监测等,这种新型研发模式正助力更多新药实现“从0到1”的突破……记者近日在上海张江科学城走访时了解到,“机器人+”正在百余个行业里大显身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
2023-04-1828
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灯光秀”中展绝技
萤火虫尾部的点点闪光,是它们交流沟通的方式,不同频率的荧光可以帮助萤火虫向同伴传递识别、预警和指引方向等信号。 近日,模仿萤火虫利用发光传递信息,西北工业大学李学龙科研团队利用光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解决了无人机易受电磁干扰的难题,使无人机群突破更多严苛条件限制,实现高效协同工作。 捕捉光的密码 近年来,无人机集群在飞行表演、快递物流、精准农业、城市交通
2024-06-0827
低空经济乘“金”起飞
无人机应用、空中交通管理、低空旅游、物流配送……进入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在我国各地进入发展加速期。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此后,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加速在区域落地;金融行业也积极探
2024-06-0826
机器人产业链式发展潜力大
15台新款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前整齐排列,迅速抓取、精准摆放,在平均每分钟300频次的效率下,一袋袋软装注射液被准确送入下一道工序。日前,在河北石家庄四药集团上线的并联机器人大幅提高了药品生产效率。 并联机器人由多个机械臂组成,主要通过平台并联控制提升运行轨迹精确度。石家庄四药集团装备环保中心副总经理刘慧杰介绍,企业不断扩能对单日产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京津冀机器
2024-06-0826
应对刁钻场景 这批机器人专挑脏活累活干
和“油耗刺客”藤壶水下对决,爬上风机叶片进行高空检修,在狭窄的水管匍匐前进、清洗顽垢,这些工作,机器人均可代劳。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与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时,看到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在迭代测试。这些机器人是针对特殊场景、应对未来产业之需设计的。 浙大湖州研究院研制的船舶清洗水下机器人在清洗船舶。浙大湖州研究院供图 2023年2月,浙江
2024-06-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