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Business Unit,以下简称华为车BU)COO(首席运营官)王军已经被停职,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将独掌智能车业务。
这也引发了外界的思考,到底是不如此呢?红星资本局向华为汽车方面求证,华为官方并没有回应,不过如果余承东真的掌握大权,那么华为自主造车就是早晚的事?
华为汽车业务的商业模式稳定为三种:一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二是华为HI模式,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三是华为智选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各个环节。
据了解,王军负责的是HI模式,合作品牌有北汽极狐、阿维塔、广汽埃安;余承东主导的是华为智选模式,代表作是AITO问界。两种模式下产品销量千差万别。
华为多次强调不造车,不过余承东一直是华为自己造车的坚定支持者。汽车独立分析师刘昊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如果王军被停职,余承东将独掌智能车业务的消息为真,在余承东的领导下,华为智选模式势必会成为华为车BU的重心,华为HI模式则可能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余承东曾说,“华为在汽车业务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几十亿美元。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绝对是烧钱的生意,绝对是很难干的生意。”他还立下了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面对销量表现天壤之别的两条路线,余承东或许会选择更有回报的业务。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时间内华为不会选择造车:“智选模式下,华为除了不造整车,其他什么都干了,业内一直有‘合作车企沦为华为代工厂’的说法。整车制造环节投入大、毛利还不高。问界大卖,赛力斯的亏损反而扩大了,增收不增利。”
相关信息显示,华为智选模式下,华为与赛力斯的分成比例为1:9。在华为的10%中,8%是华为渠道的营销费用,包含华为为门店投入的门店建设、场地投入、人员培训、售前售后服务等;2%则是技术授权费用,并且赛力斯采购华为指定的零部件,还需要付出物料成本。
去年5月就有“赛力斯/问界车主抠掉尾标换成华为”的新闻。多位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现在在他们眼里,问界仍然只是华为汽车,就差一个LOGO。
“一旦华为决定自己造车,收购赛力斯或许可以无缝衔接。”刘昊表示,“无非是愿不愿意,价格能不能谈拢的问题。”

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首超燃油车
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1%;常规燃油乘用车零售8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87.8万辆。这一突破,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2024-08-0958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或成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
2024-06-0832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可平
2024-06-0832
新一代铜复合集流体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可有效防止新能源汽车电池爆炸起火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1月9日,记者获悉,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金美)在重庆市綦江区近日举行铜复合集流体规模化产品落地仪式。这标志着重庆金美新一代6微米铜复合集流体产品正式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但电池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复合集流体作为一种新型集流体材料,具有防电池自燃的功能,一上市就受到了业界的关注。 集流体作为锂离
2024-04-2936
中国“新三样”,这厢有“锂”
记者1月17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在四川雅江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最大规模伟晶岩型单体锂矿。 “这为我国实现找锂重大突破,起到了示范作用!”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兴奋地说。 锂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号元素,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作为“21世纪绿色能源金属”,对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 1月15日,搭载5000多台新能源车的“BYD EXPLORE
2024-04-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