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文章首页 资讯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特斯拉的舒服日子快到头了?

2023-01-30 10:11IP属地 广东佛山370董楠快科技

最近的特斯拉又掀起了一阵风。

全球范围的降价为特斯拉带来了订单,也“带回”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过去一周,特斯拉股价飙升了33%,市值也在一夜之间暴涨3800亿,马斯克也高兴了,并在财报电话会中称,强劲的需求将有望推动特斯拉在2023年的订单量达到200万辆。

眼看着确实是一件好事,但也有分析提出不同意见:如果以200万辆/年作为标准,那么特斯拉通过全球降价10%-20%实现了1月单月16万订单的刺激增长。这是不是一件合得来事情?

特斯拉降价也在对行业发起一轮震荡,或许将带来一次新的行业洗牌。

在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报中,甚至将此次特斯拉的降价,比作是1913年福特T型车引入流水线生产后,汽车产业进入大通缩的重现,只不过,这一次的通缩是电动汽车。

在去年第四季度,降价降低了特斯拉的毛利率,但是从单车利润看,特斯拉仍然有空间。

本篇将主要来讨论——

如果特斯拉持续降价,它的市场需求会转化成订单量持续增长吗?它的全球降价和订单增长是否具备性价比?

进一步看,特斯拉降价推动行业洗牌的同时,市场的走向如何?

特斯拉的需求侧出现了问题

降价带来的订单量增长还在持续。马斯克称,1月的订单额增长几乎是生产率的两倍。这种模糊的说法让特斯拉的1月订单量充满的猜想空间,或许也意味着实现满产的特斯拉可能在1月无法完成所有订单交付,并且会拉动整个一季度的交付增长。

所以,最终可能要看特斯拉整个一季度的表现,才能来验证这一说法。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特斯拉是有降价空间的。有分析师称,特斯拉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单车利润为9574美元,从去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看,是大众汽车的两倍多,是丰田汽车的四倍。

那么,特斯拉会因此换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吗?

西部证券在研报中预计,2023年中国、欧洲、北美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960、295、165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35%、19%、10%。对应特斯拉各市场销量分别为65、35、9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将分别达到7%、12%、54%。

这些数字都指向一个问题: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并没有因为降价而带来超出预期的增长。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是6.4%,2023年仅仅微增到7%。

中国市场也是特斯拉竞争对手最多的一个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需求的下降,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分食。

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西部证券指出,Model 3去年在中国竞品增多,是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与竞品对比的角度,西部证券研报中指出,2022年以来,随着比亚迪海豹、蔚来ET5 等新车型的陆续上市,Model 3由于产品更新缓慢,多维度竞争力出现下滑。

特斯拉的舒服日子快到头了?

图源:西部证券

产品竞争力下滑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性能方面,Model 3在续航里程、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等方面不再具备明显优势。内饰方面,Model 3内饰偏向简约设计,座椅材质仍然以仿皮为主。相比之下,蔚来 ET5、小鹏 P7等车型已可实现真皮座椅,同时配备运动座椅、座椅按摩、通风等功能,内饰配置更加丰富。

其实,相比于激烈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在北美市场面对威胁暂时并不大——但是特斯拉还是主动降价了。虽然竞品增多的问题在北美主战场也出现了,但压力显然不及中国市场。

福特、起亚在北美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的增长,对特斯拉在北美市场的表现产生了一定威胁。比如Model Y,在2022年,model Y在北美的市占率也从1月的32%降低到11月的23%(西部证券统计)。

对于特斯拉需求趋于饱和,或呈现下滑的潜在威胁,主要来自于在特斯拉最为吃力的中国市场。如果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比亚迪一旦跟进降价,对特斯拉产生的威胁将是巨大的。

虽然从单车利润来看,特斯拉相比于比亚迪拥有着更大的空间。但是从2023年的市场需求和细分市场分布来看,如果比亚迪的中高端份额提升,来弥补其在20万级的利润的话,在与特斯拉直接竞争的细分市场,比亚迪同样拥有降价的资本。

事实上,关于特斯拉的长期增长,资本市场实际上是存在分歧的。对于特斯拉的需求前景,分析师们有着不同的想法。

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Toni Sacconaghi, Jr. 指出,"特斯拉正面临着严重的需求问题。"该分析称,相比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水平,其每款车型或需降价1800至4500美元才能有效激活需求。

而在研究机构cfra research分析师Garrett Nelson看来,“特斯拉的需求前景比任何其他汽车制造商都要乐观得多。”

结合起来看,这其中并不矛盾。

相比于其他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有着更强的降价空间。如果特斯拉发动价格战,拉动自身需求增长的同时,还对竞争对手们造成了进一步打压——这看起来像是一损俱损的一招。

同时,分析师们也认为,特斯拉也可以继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其实也是一种侧面的降价策略,来继续达到刺激需求的效果。

特斯拉掀起1913年行业大洗牌?

关于特斯拉全球范围的大降价,摩根士丹利将此次特斯拉降价比作是1913年福特T型车引入流水线生产,特斯拉将掀起一场电动汽车产业的大通缩。

摩根士丹利在“特斯拉重现1913年汽车产业大通缩”的研报中举例,1913年,福特引入流水生产线,福特T型车开始大规模生产。随之而来的,相比于1908年福特T型车刚刚问世时的850美元价格,在规模化生产后,售价降低了40%。在1923年时,T型车更是降到了393美元,并最终将售价控制在了290美元。

特斯拉的舒服日子快到头了?

福特汽车公司早期的一条装配线 图源:源于网络

这是故事的开始。福特规模化生产,也使汽车生产商从高峰时的255家,降低到44家,并且市场最终被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占据来80%的市场份额。

通缩改变了汽车商业的玩法和竞争格局,并且将大部分的工业挤出了市场。

但是与1913年不同的是,在福特引入流水生产线的时候,整个行业的年均产量都处于低迷状态。摩根士丹利研报中引用的《汽车》杂志的数据显示,1907年美国255家汽车制造商的年均产量只有169辆。现实的电动车市场则完全不同。

故事的结局很有意思。福特的单品策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说让福特打赢了燃油汽车的中场战事。但也并没有让福特守住美国汽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改进生产模式并没有让福特一直称霸美国汽车市场。1913年引入流水线生产模式的T型车,在1927年被雪佛兰打败,同时,最终通用以多样性产品策略以及更现代的管理方式,抢食了福特的份额。

“打败福特的,是一个跟福特做事方式完全不同的公司。”行业分析师们喜欢这样评价当时通用对福特的对抗。

当然,特斯拉并非完全是当年福特的延续。

今天的特斯拉与当年的福特很相似的一点是,他们依靠的都是销量增长-产能扩大-成本降低-价格降低循环的商业模式中——这是特斯拉不同于中国其他玩家的一种战斗策略。如果需求不振,销量下降,这个循环就会因为一个问题,而变成产能减少、成本升高、价格提高,并导致需求进一步下滑。

所以说,特斯拉有必要继续发起这样的战争,但它是否是这场由其发动的行业大洗牌真的最终受益者,目前还尚无定论。

同时,一个越不特斯拉的公司,越容易对它构成威胁。而如今看来,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多了。


文章出处:品玩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刹车失灵?福特全球召回近130万辆汽车
3月17日消息,福特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30多万辆旧款轿车,原因是车辆的前制动软管可能破裂并泄漏制动液。受本次召回影响的车型包括部分2013至2018款福特Fusion和林肯MKZ。福特表示,在美国有近130万辆汽车受到了影响,在加拿大有大约6.6万辆,在墨西哥有1.8万辆。福特在3月16日发布的一份召回报告显示,如果前制动软管破裂并泄漏制动液,车主“可能

2023-03-1740

收入超3000亿的宁德时代:危机来了
3月10日,宁德时代给出了2022年的成绩单,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营收3285.93亿元。超过3000亿的营收在动力电池行业是什么概念?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六家已经上市的二线电池厂市值加起来,也不到3000亿。而这些二线电池厂都需要跟宁德时代正面交锋,抢夺订单,难度可想而知。宁德时代再次让新能源行业见识到了“宁王”的恐怖实力。

2023-03-1639

2040年 全世界燃油新车0辆?只有39%的人信了
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多个国家都已经制定了提高电动汽车产量和销售的目标,并希望到2040年生产的新车全部都是电动汽车。然而最新行业调查发现,多数人对该目标能否实现持悲观态度,只有39%的人相信这样的愿景能成为现实。根据美国政府制定的气候目标,到2030年,该国销售的所有新车和轻型卡车中,应该有半数是零排放汽车。其中,加州已将2035年定为禁售燃油车的截止日期。在欧洲某些国

2023-03-1335

福特新专利引争议:还不起车贷 车辆就会自动开走?
自动驾驶还能这么玩?上月底,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申请了一项系统专利,该系统将使用联网技术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地收回车辆。当车主在拖欠车贷的情况下,该系统将通过远程操作通知车主,轻则警告车主,最严重可以自行收回车辆。最开始,汽车系统会向车主发送缴费信息,随后系统会远程停用车内的某些功能,如自适应巡航、座椅控制、车窗控制、信息娱乐等,但车仍可以开。如果车主长时间拒不还贷,车门

2023-03-0744

特斯拉越来越平庸!美国媒体炮轰马斯克
美媒周日发文称,如今的特斯拉已日趋平庸,被其他对手追赶上来。在这其中,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难辞其咎。他曾是特斯拉最大资产,现在却成了最大麻烦。过去20年,特斯拉颠覆了汽车行业,凭借的是它在电动汽车设计、技术以及销售上的优势。但是现在,这些优势正逐渐丧失。特斯拉正在从一家年轻而好斗的行业颠覆者,变为一家看起来更像曾经因它而恐慌的其他汽车制造商

2023-02-2754

宁德时代:纠结中杀入美国
“美国市场,宁德时代是一定要进的。”这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2年初的一场小范围投资者沟通会上所说的话。2023年2月14日,在西方传统的情人节这一天,曾毓群如愿以偿,宁德时代与福特组成了“新CP”——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汽车城

2023-02-1546

宁德时代赴美建厂 官方回应:属实!福特出地出厂房
2月14日消息,福特于当地时间2月13日宣布与宁德时代一同在美国密歇根州马歇尔市附近修建一家电池工厂。该工厂计划投资35亿美元(当前约238.7亿元人民币),预计2026年投产,员工规模2500人。据报道,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已接受美国福特公司的合作邀约,将为其在密歇根州的电池工厂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并就电池专利技术进行许可。”据此

2023-02-1452

曝宁德时代将赴美建厂:福特出地出厂房 “宁王”出技术
2月13日消息,据报道,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工厂,预计投资规模达35亿美元,将创造约2500个就业岗位。该工厂将为福特的电动车型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两者的合作模式,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正在考虑一种新的所有权结构。在该结构下,福特将拥有工厂100%的股权,包括建筑和基础设施,而宁德时代将拥有工厂的运营权和技术所有权。上述合作模式,将使

2023-02-1342

第一批福特猛禽皮卡今年将被强制报废 车主平均每年亏5.3万元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仍执行皮卡15年报废政策,即便是豪华皮卡福特猛禽,也逃不脱被强制报废的命运。据悉,首批福特猛禽皮卡于2008年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按照15年的报废政策,首批猛禽将于2023年陆续迎来强制报废。对于猛禽皮卡车主来说,该车当年售价并不便宜,平行进口的车价超80万元,以15年强制报废来测算,平均每年亏损5.3万元。据了解,国内皮卡车执行的1

2023-02-0383

美国新造车告急:造一辆亏23万 CEO深感抱歉
曾经的“特斯拉杀手”——Rivian,没想到这么难了。这家美国新势力造车企业,要产品有产品,要技术有技术,比特斯拉更早推出纯电皮卡,CEO也有光环加持。但也没有抵挡特斯拉价格战的袭击。最近路透社曝光了一封Rivian内部邮件,主要内容是裁员,Rivian打算集中资源提高汽车产量并实现盈利。这次裁员的比例在6%左右,大约涉

2023-02-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