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文章首页 资讯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一厘米大小的驱动器,就能让机器人的手指像人类一样灵活

2022-07-31 23:12IP属地 广东佛山590绕波特

意大利技术研究所生物启发软机器人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褶皱的软机器人致动器,可用于各种尺寸,最小仅1厘米。

在他们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中科学机器人,该小组描述了他们新的致动器背后的技术,以及他们在各种环境下测试时的工作情况。

一厘米大小的驱动器,就能让机器人的手指像人类一样灵活

从事软机器人项目的工程师,经常发现自己受到标准气动人工肌肉致动器的限制,由于大量复杂的部件,这些致动器往往只能在给定的尺寸下工作良好。

在这项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员为这种致动器添加了一个新功能,需要更少的部件,所以只要更小的致动器就能达到效果。

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空气泵入和泵出气球状的小囊,模拟肌肉活动。

它们不仅可以膨胀和收缩,而且还可以弯曲,因为它们是由树脂制成的。

一厘米大小的驱动器,就能让机器人的手指像人类一样灵活

当与手等其他部位结合使用时,人造肌肉可以抓握和扭转。为了减少复杂部分的数量,研究人员通过添加褶皱来调整囊。

这减少了气囊的尺寸,因为空气被抽出而不需要增加其他部件,使它们在更小的装置中有用。研究人员还使用了一种比通常用于此类工作的树脂更柔韧的树脂。

研究人员3D打印了他们的致动器,允许各种尺寸。他们将结果命名为基于几何形状的收缩和伸长的致动器(GRACE)。

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测试格雷斯,主要是基于形状大小。他们造了一个执行机构例如,一个只有1厘米宽,另一个只有8克重,把它放在抓钳上,发现它能举起8公斤的重量。

他们还建造了一个接近人类手指大小的机器人手,它使用了18个不同尺寸的执行器。测试表明,它能够弯曲手指,转动手腕,扭转手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商业化落地可期 上市公司竞逐人形机器人产业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政策利好频至,产业链进展不断,商业化落地持续加速。机构人士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和商业化元年,板块催化密集,商业化落地也逐渐清晰。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有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利好频至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

2024-06-1642

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
  当前,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应用场景是否成熟?未来又将如何突破瓶颈、蓬勃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

2024-06-1634

人形机器人打开“具身智能”蓝图
  从搬运重物到端茶倒水,从进厂打工到做饭叠衣……当大模型为机器人注入“灵魂”,人形机器人“进化”加速。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的落地最快今年或明年就能在部分试点实现,“入户”则将在10年左右。  变化——迈入“人形时代”  近期,国产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首次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现“拟人奔跑”、瞄准老年人陪护市场

2024-06-1629

第四代高压电缆剥切打磨机器人“上岗”
  记者5月17日从国网天津电力获悉,国网天津电缆公司团队研制的第四代剥切打磨机器人首次完成110千伏高压电缆检修任务。该机器人较上一代整体重量降低了10%,作业时间压缩至50分钟以内,作业效率提升近30%。  据了解,高压电缆绝缘偏心度与半导电层厚度不均匀,是制约高压电缆自动化剥切装置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传统弹性浮动刀架进行电缆外轮廓的仿形,难以实现绝缘屏蔽断口

2024-06-0831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投融资热度居高不下
  近段时间,多地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例如,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正斌表示,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整带零、以零强整、强化支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快实现“从0到1”的研发、“从1到100”的产业化。此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研

2024-06-0836

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在这里加速“奔跑”
    让机器人也能像真人一样“跑”起来,如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成为现实。  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见上图,杨东摄),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三层,只见160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在最大的一块场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

2024-06-0830

智慧养老,让养老服务更便捷、更精准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小丽,小丽,我回来了”“小丽陪我遛弯吧。”  在近日举办的2024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长者陪伴机器人“小丽”像个小尾巴一样,可以记忆、提醒老人的外出时间、关火、服药时间等。通过指令,可以让小丽帮忙拨通亲友电话或视频,边聊边干活……如今,“智慧养老”模式,使越来越多老人享受到了更加个性化、安全、舒适的产品。  森丽康

2024-06-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