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米西索加分校(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sissauga)连续体机器人实验室(Continuum Robotics Lab)主任杰西卡·伯格纳-卡尔斯(Jessica Burgner-Kahrs)和她的团队正在制造非常细长、灵活、可扩展的机器人,直径只有几毫米,用于外科手术和工业。你可以称之为“动物机器人”。
与类人机器人不同的是,所谓的连续体机器人具有长长的、没有四肢的身体——和蛇一样——这让它们能够到达难以到达的地方。

假设一位神经外科医生需要切除脑瘤。使用传统的、严格的手术工具,外科医生必须沿着一条直路进入大脑,以到达癌变的肿块,并冒着刺穿并损坏重要组织的风险。
伯格纳-卡尔斯是密西沙加大学数学和计算科学副教授,她设想有一天,她的蛇形机器人在外科医生的指导下,能够绕着重要组织走一条蜿蜒的路径,但仍能到达精确的手术部位。以前不能手术的脑瘤可能突然可以手术。
她说:“这可能会彻底改变外科手术。”
穿过机器人“身体”的线连接到每个身体部分末端较厚的磁盘上。这些线被拉动来控制机器人的各个部分,并向不同的方向弯曲它们。每个磁片内的磁体呈交变极性排列,保证了无论机器人的段长如何,磁片之间都保持等距。这有助于机器人按要求弯曲,并以“跟随领导者”的运动穿过曲线路径——蛇形的“身体”跟随“头部”的路径。该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一种夹在两层硅胶之间的重叠鳞片鞘。当真空作用于硅树脂层之间时,通常灵活的机器人会变得僵硬。

博格纳-卡尔斯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和机械工程师,她说她的实验室还在开发一种更先进的连续体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传感器,可以部分自主驾驶。外科医生必须用电脑远程操作机器人,但机器人应该知道如何避开障碍物,并识别自己的目的地。例如,外科医生可以使用这些机器人从腹部收集组织样本,或者直接将抗癌药物注射到肺部的肿瘤中。
它在人体之外也有用途。
连续介质机器人可以滑过喷气发动机的内部,检查发动机是否损坏。实验室正在试验更加灵巧和可扩展的新型表单。最近的一项设计,具有潜在的搜索和救援应用,灵感来自折纸:它非常轻,可以比其他设计拉长10倍。
机器人可以配备摄像头,让操作员看到机器人在哪里。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微型手术工具,包括镊子、激光或抽吸装置。
新一代连续体机器人
为了开发可以安全用于各种医疗和其他应用的机器人,Burgner-Kahrs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控制连续介质机器人,让它们在受限和曲折的环境中更精确地移动?
我们怎样才能设计出更直观的人机界面呢?我们能实现一个完全自主的机器人吗?
如何使用多个连续体机器人协同完成任务?
商业化落地可期 上市公司竞逐人形机器人产业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政策利好频至,产业链进展不断,商业化落地持续加速。机构人士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和商业化元年,板块催化密集,商业化落地也逐渐清晰。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有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利好频至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
2024-06-1642
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
当前,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应用场景是否成熟?未来又将如何突破瓶颈、蓬勃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
2024-06-1634
人形机器人打开“具身智能”蓝图
从搬运重物到端茶倒水,从进厂打工到做饭叠衣……当大模型为机器人注入“灵魂”,人形机器人“进化”加速。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的落地最快今年或明年就能在部分试点实现,“入户”则将在10年左右。 变化——迈入“人形时代” 近期,国产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首次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现“拟人奔跑”、瞄准老年人陪护市场
2024-06-1629
第四代高压电缆剥切打磨机器人“上岗”
记者5月17日从国网天津电力获悉,国网天津电缆公司团队研制的第四代剥切打磨机器人首次完成110千伏高压电缆检修任务。该机器人较上一代整体重量降低了10%,作业时间压缩至50分钟以内,作业效率提升近30%。 据了解,高压电缆绝缘偏心度与半导电层厚度不均匀,是制约高压电缆自动化剥切装置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传统弹性浮动刀架进行电缆外轮廓的仿形,难以实现绝缘屏蔽断口
2024-06-0831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投融资热度居高不下
近段时间,多地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例如,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正斌表示,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整带零、以零强整、强化支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快实现“从0到1”的研发、“从1到100”的产业化。此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研
2024-06-0836
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在这里加速“奔跑”
让机器人也能像真人一样“跑”起来,如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成为现实。 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见上图,杨东摄),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三层,只见160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在最大的一块场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
2024-06-0830
智慧养老,让养老服务更便捷、更精准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小丽,小丽,我回来了”“小丽陪我遛弯吧。” 在近日举办的2024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长者陪伴机器人“小丽”像个小尾巴一样,可以记忆、提醒老人的外出时间、关火、服药时间等。通过指令,可以让小丽帮忙拨通亲友电话或视频,边聊边干活……如今,“智慧养老”模式,使越来越多老人享受到了更加个性化、安全、舒适的产品。 森丽康
2024-06-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