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影响,各行各业均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加期望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先进的测量技术是品质的重要保障。百年来,蔡司持续推出创新的光学测量解决方案,为企业转型及质量保证保驾护航。顺应今年特殊环境下企业的迫切需求,蔡司通过线上发布形式,突破目前线下交流所受到的约束,以数字化方式迎接“新常态”,让用户能够同以往一样及时、便捷地了解蔡司最新创新方案。10月20日,蔡司全球新品发布会暨新品技术分享会(ZEISS Innovation Rocks)将拉开帷幕,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美好未来。
三大新品率先登场,彰显行业趋势
今年春季的线上发布会,蔡司的四款新品横空出世,获得业内高度关注。此次,蔡司准备了更多新品,六款产品将陆续在10月20日-22日、10月27日-29日揭开面纱,震撼亮相。
在生产制造中,如何确保光学测量质量?如何提高光学检测和清洁度分析效率?如何发现产品内外部缺陷?在秋季版前三站的新品发布会上,蔡司将给出让人满怀期待的解决方案。
对小、薄、软及复杂产品的测量需求逐年增加,帮助企业应对测量质量挑战是蔡司所擅长的领域。第一场发布会以“从全新视角捕捉质量数据:蔡司光学测量系列”为主题,将揭晓最新的光学测量设备,通过创新技术提高检测速度及分辨率,全力满足客户日益严苛的精度和效率需求。
零部件的功能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与其表面的洁净度密切相关,对于医疗植入件、汽车制动装置等更是如此。第二场发布会将“打破思维定势,重塑光学检测和清洁度分析”。从推出第一台通用测量显微镜开始,近百年来蔡司不断推动工业测量显微镜的演进。在MALSTM技术的加持下,蔡司新型数码显微镜将呈现又一场视觉检测革命。
缺陷检测是品质控制的重要步骤,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令缺陷检测事半功倍。第三场发布会将“探索内外缺陷无限可能”,展示在线、全天候作业场景下的高速缺陷检测解决方案,带领用户了解如何使用X射线和光学技术发现内外部缺陷,逐步实现从机器学习到自动决策,化繁为简。
用户可点击预约报名,加入蔡司新品发布之旅,见证蔡司创新科技发展,同时蔡司产品经理及应用专家将为您分享经验同时在线解答您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百年经验,赋能用户发展
持续的创新和积累,是蔡司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基石。170多年来,蔡司始终在光学和光电领域开拓创新,从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中信赖的显微镜到400万例外科手术中使用的镜片,从众多知名电影导演用于艺术创作的镜头到帮助亿万消费者获得清晰视力的镜片,从工业测量到赋能半导体制造商……蔡司的产品和技术深入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1919年,蔡司进入工业测量领域,不断推出基于前沿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汽车、飞机、机械工程、塑料和医疗技术等行业,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的坐标测量机、光学、三维扫描系统和多传感器系统、工业显微系统以及计量软件成为备受信赖的技术力量。
创新是蔡司的基因,致力于创新的同时,蔡司也重视能够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创新成果,感受科技的魅力。今年,蔡司基于环境变化,改变传统方式,通过互联网打破空间局限,让用户依然能快速掌握测量行业趋势,了解最新的解决方案,在疫情带来的新常态下,更从容地应对竞争。
转自:齐鲁在线网
锂电网:两大锂电池巨头再“宣战”
10月18日,中创新航披露,已向宁德时代及相关公司侵犯其专利权提起四项诉讼,索赔金额合计10.07亿元。其中,索赔额最高的一项涉及液冷板式电池模组专利,该诉讼针对宁德时代与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称两家公司侵犯了其专
2024-10-23100
商业化落地可期 上市公司竞逐人形机器人产业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政策利好频至,产业链进展不断,商业化落地持续加速。机构人士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和商业化元年,板块催化密集,商业化落地也逐渐清晰。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有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利好频至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
2024-06-1642
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
当前,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应用场景是否成熟?未来又将如何突破瓶颈、蓬勃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
2024-06-1634
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在这里加速“奔跑”
让机器人也能像真人一样“跑”起来,如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成为现实。 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见上图,杨东摄),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三层,只见160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在最大的一块场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
2024-06-0830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或成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
2024-06-0832
机器人产业链式发展潜力大
15台新款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前整齐排列,迅速抓取、精准摆放,在平均每分钟300频次的效率下,一袋袋软装注射液被准确送入下一道工序。日前,在河北石家庄四药集团上线的并联机器人大幅提高了药品生产效率。 并联机器人由多个机械臂组成,主要通过平台并联控制提升运行轨迹精确度。石家庄四药集团装备环保中心副总经理刘慧杰介绍,企业不断扩能对单日产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京津冀机器
2024-06-0826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可平
2024-06-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