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文章首页 资讯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科技部晒“十三五”科技创新成绩单

2020-10-26 09:57IP属地 广东佛山2870张茜中国青年报

  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领导就“十三五”科技创新进展进行了盘点并答记者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整体上,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王志刚表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冲刺攻坚的关键时期。谈到“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有何进展,他分享了几组数据:过去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的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


  在抽象的数字之外,我国在关键科技成果、科技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王志刚提到,5年来,我国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国家实验室加快布局,对高水平科研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王志刚介绍,5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重大专项成功收官,移动通信、新药创制、核电等取得重大成果。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5G、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加快应用。今年1-6月,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7%,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9%。创新创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5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推进国家科技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资源共享、评价奖励、收入分配等改革取得实质进展。5年来,我国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480万人年,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


  王志刚表示,目前,我国在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改革完善项目形成机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


  王志刚坦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还不平衡、不到位,一些深层次制度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破除,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记者 张茜)


  转自:中国青年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锂电网:两大锂电池巨头再“宣战”
10月18日,中创新航披露,已向宁德时代及相关公司侵犯其专利权提起四项诉讼,索赔金额合计10.07亿元。其中,索赔额最高的一项涉及液冷板式电池模组专利,该诉讼针对宁德时代与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称两家公司侵犯了其专

2024-10-23118

商业化落地可期 上市公司竞逐人形机器人产业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政策利好频至,产业链进展不断,商业化落地持续加速。机构人士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和商业化元年,板块催化密集,商业化落地也逐渐清晰。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有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利好频至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

2024-06-1642

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
  当前,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应用场景是否成熟?未来又将如何突破瓶颈、蓬勃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

2024-06-1634

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在这里加速“奔跑”
    让机器人也能像真人一样“跑”起来,如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成为现实。  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见上图,杨东摄),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三层,只见160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在最大的一块场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

2024-06-0830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或成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

2024-06-0832

机器人产业链式发展潜力大
  15台新款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前整齐排列,迅速抓取、精准摆放,在平均每分钟300频次的效率下,一袋袋软装注射液被准确送入下一道工序。日前,在河北石家庄四药集团上线的并联机器人大幅提高了药品生产效率。  并联机器人由多个机械臂组成,主要通过平台并联控制提升运行轨迹精确度。石家庄四药集团装备环保中心副总经理刘慧杰介绍,企业不断扩能对单日产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京津冀机器

2024-06-0826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上市。身高1.7米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执红锤,与公司创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响开市锣。  2024年3月,华为云与深圳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盘古大模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将与乐聚自研“夸父”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能力优势互补。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可平

2024-06-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