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文章首页 资讯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现代煤化工逆势谋突围

2020-08-12 09:12IP属地 广东佛山570中国能源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32.2%,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受国际油价暴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现代煤化工是遭遇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诸多项目跌破盈亏平衡点,行业大面积亏损。尽管当前形势有所缓解、生产陆续恢复,行业整体却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何时才能止跌企稳,稳定步入回暖通道?外部因素带来的冲击,会否延续至“十四五”时期?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煤化工如何实现突破?

  近日,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举办的石化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发布会上,多位专家给出自己的建议。

  油价中低位徘徊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煤价和油价是影响煤化工项目盈利的两大关键因素。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韩红梅表示,从能源和化工产品的比价关系来看,2013-2019年,煤价上升、产品价格下跌,挤压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盈利空间。特别是近半年,在低油价情境下,多数项目运行异常艰难。受此影响,示范项目整体进展缓慢,相应的技术升级任务也难以落实。

  除了原料价格,不同项目分别存在可盈利的“临界油价”。以油品、化学品为主的煤制油项目,对应油价分别在70-75美元/桶、55-60美元/桶;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项目,分别对应45-50美元/桶、50-55美元/桶的油价;经换算,煤制天然气的油价临界点为2.0元/Nm3。

  “目前来看,油价若继续在40-50美元/桶水平,只有煤制烯烃能维持基本平衡,其他项目难度较大。即便部分企业有所盈利,也不排除是靠煤炭利润的转移所得。”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教授级高工白颐称。

  白颐分析,“十三五”后半期,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推进再平衡的过程,油价处于50-70美元/桶的中低位震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石油化工的原料成本,若持续时间过长,还将导致化工行业整体低迷,产品价格随之下跌,进一步加剧对现代煤化工的冲击。“在做‘十四五’规划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低油价因素。”

  “长期中低油价将深刻影响煤化工项目决策。通过技术进步、强化管理,现代煤化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抵御油价冲击、实现盈亏平衡,是当前以及‘十四五’期间的焦点。”韩红梅称。

  而从某种意义上看,国际油价下跌带来影响,也印证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意义。“无论油价如何波动,我国‘贫油’格局均不会改变。国际形势越不明朗,越给油品供应敲响警钟。煤化工适用于制取大宗化学品及油品,恰好可以弥补石油资源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表示。

  示范项目进展慢应用端重视不够

  产业震荡的背后,更多问题值得关注。

  白颐表示,相比“十二五”更侧重煤化工替代石化产品的技术、工艺,”十三五”期间,行业重点转向优化升级、绿色发展。近5年来,现代煤化工的原料煤耗、综合能耗、工业水耗持续下降,能效提升。但同时,示范项目推进依然缓慢。“原油价格整体偏低,加上煤价升高、环保加严等因素,行业不可能永远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同时,现有产品多从生产端出发进行研究,对于应用端的关注远远不够。白颐称,在投资、生产经营及技术研发方面,“重产品、轻应用”现象突出。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宗产品数量较多,如何更好发挥产品的专用性及特性,理应成为新的重点。“为用户考虑,有针对性地展开应用,我们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还有差距。”

  上述局限,进一步带来同质竞争、产能过剩等风险。韩红梅举例,煤制乙二醇项目发展较快,在“十三五”期间保持了19.5%的年均增长率,已成为石化产品的有效补充。但在扩能提速的同时,技术、经济风险犹存。

  “今年上半年,项目开工率只有30%-40%,石化乙二醇和进口乙二醇带来巨大竞争,行业运行压力很大。”韩红梅坦言,煤制乙二醇产业定位尚不明晰,再加上东部沿海新一轮石化乙二醇项目的投资建设,市场空间继续收窄。从用户角度出发,找准目标市场至关重要。

  多位专家还称,光有技术、没有产能是不行的。即便煤制油、煤制气等战略储备项目,也需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实现技术储备与产能储备一体化。“从能源基础、能源战略、能源安全等角度看,煤制油气是自主可控的后备能源生产方式之一。但迫于压力,部分煤制油气项目不得不转产或联产,产能储备功能受到影响。”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煤制油气示范项目仍靠企业自行筹划,如何同时满足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是谋求生存发展空间的前提。

  关注产业“价值链”避免增量不增效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1.55亿吨的原料煤转化量,约占煤炭消费量的5.6%,行业发展已形成规模。而今在低油价等冲击之下,如何重构符合产业特点的价值链,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课题。

  白颐建议,突出高端化发展特征、体现选择性发展模式,避免“增量不增效”。从整体出发,推进煤基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助力国家能源体系高效发展;科学把握煤制化学品进程,优化建设方案。对企业自身而言,积极开展产业诊断工作、产业对标分析等研究,优化利用资源配置和能源分级措施,研究产品牌号、性能与市场发展的适应性。结合地域特点,分析环境、物流等外部条件,避免“大而全”及教条按照产业链思路确定的发展方向,关注产业的“价值链”。

  韩红梅称,“十四五”期间,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进行适度发展。尤其是新建项目,一定要建成精品工程,注意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市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系统集成优化,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水平。

  除“单打独斗”,与会专家还提出产业融合及一体化发展方向,探索形成以现代煤化工为核心的油气电多联产新模式。“上游与煤炭结合,中游与电力、冶金等结合,下游和纺织、农业、建材等融合,由此进一步提高煤炭整体转化效率及清洁高效水平。”

  此外,韩红梅建议,“十四五”开始可将煤制甲醇、化工氢纳入现代煤化工的范围。其中,甲醇汽车、甲醇船用燃料等推广,为应用拓展打开了非常好的市场前景;氢能是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重点,氢能产业起步的支撑之一正是化工氢技术。

  “醇氢新能源将为现代煤化工带来更多契机。”韩红梅举例,可推进大型甲醇能源基地建设,构建基地化、大规模、低投资、高水平的煤制甲醇产能布局;以项目为基础,带动甲醇装备制造业发展,建立完善甲醇经济体系;适时考虑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化工产业融合示范,助力发展“绿色零碳化工”。


  转自:中国能源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首条万吨级阻燃莱赛尔纤维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记者11日获悉,通用技术集团所属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技术新材)阻燃莱赛尔(Lyocell)纤维万吨级生产线日前一次开车成功。这是我国首条万吨级阻燃莱赛尔纤维生产线。  我国首条万吨级阻燃莱赛尔纤维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  该生产线成套技术由通用技术新材所属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

2024-04-2931

国产大乙烯成套技术探路者——记“国家卓越工程师”张来勇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实地调研、项目讨论、技术验证……一开年,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原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来勇就开启了马不停蹄的节奏。  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张来勇扎根技术研发、工艺设计和工程建设一线,为我国乙烯等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关键成套技术的研发、应用、设计和项目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一名工程师,能够参与

2024-04-2931

金砖国家空间站,空间站创建其国家模块
科技日报讯 (记者冯志文)7月24日,在南非赫曼努斯举行的金砖国家航天合作会议上,俄罗斯提议建设金砖国家空间站联合研究模块。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尤里·鲍里索夫表示,“新模块将是开发载人飞船的下一步。” 鲍里索夫说,俄罗斯提议为俄罗斯轨道空间站(ROS)创建一个专门模块,供金砖国家进行科学研究。“我建议金砖国家的合作伙伴考虑参与该项目,并通过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成熟的

2023-07-2848

夫妻共同创业路边摊变自营品牌
夫妻店 是很多中小创业者的初始形式,梁素萍和耿俊杰就是这样一对共同创业的夫妻。两口子刚结婚就开始创业,先是男主外女主内,后是女主外男主

2023-04-2555

一辆119万元!比亚迪有望拿到郑州100辆公交车订单
快科技4月12日消息,河南省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的最新信息显示,比亚迪有望拿到郑州100辆新能源公交车订单。4月10日,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批新能源公交车辆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共有3名中标候选人,比亚迪成为其中之一。这三名候选人是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报价11890万元)、河南蓝特汽车销售有限公司(11863.6万元)、邓州永成商贸

2023-04-1237

大神卖掉奥迪Q7集齐蔚小理特斯拉 直言:马斯克通过忽悠让车主盲目自豪
快科技4月10日消息,理想社区最近冒出一位大神,昵称叫“电动大满贯”。这位大神定位上海,自称2018年开始投入了电动车的怀抱。近5年,他先后买了8辆电动车,甚至因为车位不够,含泪卖掉了奥迪Q7,彻底告别了汽油车时代!其买车经历:2018年-蔚来ES8创始版2019年-蔚来ES6首发纪念版2020年-特斯拉Model S高性能版2020年-小鹏P

2023-04-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