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文章首页 资讯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央行: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

2020-05-11 09:44IP属地 广东佛山1630刘琪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央行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据央行5月10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央行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得益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传导通畅,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缓解了实体经济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央行抓住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枢的关键,采取多项措施缓解银行货币创造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4月份,10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8.4万亿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2018年初的14.9%降至9.4%,今年春节假期后前两个工作日超预期投放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至2020年4月份,银行已发行永续债7186亿元,有效补充了一级资本;2019年8月份以来LPR改革顺利推进,打破了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激发了贷款需求。随着“三大约束”明显缓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从引导贷款投放看,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从降低贷款利率看,3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82%,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8年高点下降0.7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LPR的降幅。政策利率下降的效果放大传导至实体经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有效发挥了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

      央行指出,无论是从引导贷款投放来看,还是从降低贷款利率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更为通畅,银行的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市场机制运转良好。

      同时,央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继续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出台有针对性措施,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实际困难,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央行一季度侧重于稳定流动性环境和金融负债端,二季度将实体增长和就业问题放到更高的位置。未来央行的重点在于实体信贷,与银行负债端更直接相关的货币市场将相机跟随调整。

      中信证券宏观研报指出,一季度货币政策在“降成本”和“调结构”等方面均展现出了积极成效,后续再贷款和再贴现仍将有约1.1万亿元额度有待释放,货币政策仍处于“加力”阶段。二季度进一步降准和降息依然可期,助力实体经济回升。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石化16条熔喷布生产线全部投产 可助力增产逾135亿只医用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紧张,一罩难求;熔喷布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中国石化积极响应中央和国务院号召,迎难而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实施“跨界”行动,打通“聚丙烯专用料—熔喷料—熔喷布—口罩”产业链,汇集各方资源,积极转产增产增供医用物资和原料,全力服务抗击疫情大局。

2020-05-11157

汽车业遭遇史上最大规模危机 超150家工厂停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人们的出行受限、消费的需求萎缩、工厂的生产停滞,全球产业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及的冲击。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之一,汽车产业的感受尤为深切。降薪、裁员、停产,全球汽车业正在遭遇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危机。

2020-05-05150

美国企业破产潮来袭:5家油气企业申请破产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超乎想象。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推出几轮经济纾困计划,旨在救助陷入困境的经济和企业,但恐怕仍难阻挡一波企业破产潮的来袭。   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   过去一个多月,为遏制新冠疫情扩散,全美各地非必要商业活动基本停摆。餐饮、零售、酒店、旅游等多个行业遭受巨大冲击,大批小企业面临“生死存亡”。

2020-04-3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