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文章首页 资讯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彩电:大尺寸与超高清合谋秋季攻势

2019-12-04 18:59IP属地 广东佛山640张一迪中国电子报

  年末将至,寒流袭来,全国开始大范围降温,彩电行业的火热程度却只增不减。长虹、康佳、TCL等各大品牌集中发布最新产品,大尺寸与超高清不谋而合,创维致力于OLED,康佳布局MicroLED,TCL押宝QLED,海信专注激光。各品牌纷纷将大尺寸作为最先切入点,“更大更清晰”逐渐成为了彩电行业寻求突围的统一路线。


  大尺寸的魅力


  纵观中国彩电发展历程,主流屏幕尺寸从上世纪80年代的迷你20英寸,发展到如今主流的55英寸、75英寸、100英寸的屏幕,甚至100英寸以上的电视也越来越多地被投入市场。


  近日,康佳发布了新品Smart Wall,实现了从118英寸到236英寸区间的定制服务,TCL更是一口气推出了涵盖75英寸到100英寸的14款超大屏电视,创维此前也以“巨幕”为产品概念,推出了大屏新品。


  大尺寸究竟有怎样的优势和魅力,吸引各大彩电龙头纷纷入局?


  TCL电子副总裁、TV事业部总经理张少勇认为,大尺寸能够给观看者带来更好的临场体验,是彩电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75英寸及以上的显示设备在满足高质量画质的同时,可实现亮度的自动调节,满足用户在黄金距离内(2.5m—3m)舒适观看,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影音体验。


  “临场感”“浸入感”“家庭影院”逐渐成为各厂商推广大尺寸产品常用的宣传概念。那么,各大厂商积极抢占大尺寸市场的同时,消费者是否买账呢?


  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9年1—9月,65英寸及以上大屏机型的零售量达526万台,同比增长52.9%,市场平均尺寸也突破50英寸,大屏化已成为市场趋势。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产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董敏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面板厂来说,相比小尺寸,制作大尺寸可以更快速地投产。目前大尺寸面板供大于求,成本有所下降。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尺寸也成了比较容易的抓手。


  超高清的挑战


  除了提升尺寸以外,传统彩电品牌在显示技术上也在不断寻求突破。


  相比于传统液晶,OLED屏幕厚度仅为液晶的1/3,亮度更高,能耗也更低,具有柔性化的特点,是四种显示技术中发展最成熟的一种,常见尺寸已实现量产,但大尺寸制作工艺还较为复杂。


  QLED屏幕在亮度和色彩上同样具备优势,大尺寸QLED屏幕的制作难度也小于OLED,通常的屏幕尺寸可达100英寸以上。目前市面上的QLED产品是在液晶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背光源,但还未做到真正意义的量子点发光,是第一代QLED产品。


  MicroLED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无论是在分辨率、亮度还是对比度上,都有良好表现,且功耗优于OLED,色彩也更容易准确调试,在大尺寸屏幕的制作生产方面也同样具备优势。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教授徐征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MicroLED技术在量产大尺寸电视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我国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做到量产。


  激光电视在亮度、色彩上也同样有着较大优势,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更加省电和护眼。激光电视在超大尺寸方面有价格优势,随着液晶电视价格下降,这种优势也在日益弱化。激光电视的功能局限在收视广播上,相对单一小众化,在高端影院爱好者中更受欢迎。


  超高清时代背景下,彩电行业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2K产品利润走低,对于面板厂来说,生产超高清面板是一个新的机会,上游加大供应,随之推动了产品的超高清化。


  从显示技术来讲,液晶在超高清领域中是最成熟的,已经做到了8K。激光技术实现8K有困难,MicroLED还未量产。 LG Display作为OLED最大的供应商,已经开始做4K、8K的研发和量产。“无论是QLED、OLED、MicroLED还是激光,都必须向超高清化发展。”董敏在采访中谈到,产品尺寸做大,清晰度的提高成为必然,这不仅仅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也有消费需求的推动。


  智能的未来


  智能时代,彩电不再是满足单一收视需求的载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家用电视功能多元化,智慧屏、智能屏的概念应运而生。继华为发布智慧屏后,各大彩电品牌纷纷跟进,聚焦智慧产品。


  长虹发布新品CHiQ极智屏,功能上涵盖极智控、极智传、极智通、极智玩四个方面,能够实现语音操控、大小屏互动、全景监控和游戏接入等交互性操作。康佳也瞄准了智能电视市场,携APHAEA首款Micro LED系列产品Smart Wall及康佳APHAEA 智慧屏A5系列新品亮相发布会,功能与长虹有异曲同工之妙,优势却不尽相同。


  奥维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研究经理艾卫琦分析认为,长虹新品功能技术的市场优势在于将科技自研能力与绑定其它平台服务相结合。如极智屏在业内率先支持1080P高清极速传屏,满足了用户投屏的使用习惯,也解决了用户投屏不高清的问题。


  两大行业龙头新发布的智能新品运用了新技术、新装备,开发了新的应用场景,不约而同地在多个维度进行了提升。董敏认为,国内彩电行业正在经历从“智慧”过渡到“智能+”的过程,从各家发布的新品来看,智能程度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记者 张一迪)


  转自:中国电子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新型纳米腔重新定义光子极限,为量子光学新应用打开大门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一个由欧洲和以色列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在量子纳米光子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极化子腔,并重新定义了光子限制的极限。6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的论文详细介绍了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展示了一种限制光子的非常规方法,克服了纳米光子学的传统限制。4个不同尺寸的多质腔体的3D图。图片来源:美国科学促进会Eurekalert网站   物理学家

2024-04-2931

单分子芯片制备实验技术问世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教授课题组研发出成熟的单分子芯片制备实验技术,主要揭示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与单分子锚定两大关键步骤。这些技术生产的单分子器件具有普适性,将会催生新一代单分子电子设备,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单分子交叉科学新领域的发展,例如单分子物理与化学基本物性、单分子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单分子生物物理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在分子尺度上检测电

2023-05-1051

超高能量吸收密度力学超材料制成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重庆大学的合作者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出具有超高能量吸收密度的力学超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作为一类新兴的力学超材料,纳米晶格可以在更轻质的情况下实现超常的力学性质,有望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带来变革性的应用。纳米梁晶格是其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然而长期以来,梁直径小于100纳米的金属纳米

2023-04-2437

42.78万起售 新一代奔驰GLC上市:对比理想L9你买谁?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就在今日开幕的2023上海车展上,新一代国产奔驰GLC长轴距版正式上市,其共8款车型,售价42.78-53.13万元,全系均提供5座和7座两种版本可选。新车尺寸再加长,长宽高4826*1890*1714毫米,轴距2977毫米,要知道它的大哥GLE车长4930毫米,轴距也才2995毫米。由于车长和轴距的进一步加长,国产GLC首次提供7座版本,同时北

2023-04-1842

5米多长纯电轿车 岚图追光上市:配半固态电池
快科技4月18日讯,岚图首款纯电轿车追光今日在上海车展上市。新车共推出3个版本,其中标准版32.29万元、旗舰版35.29万元,长续航旗舰版43.29万元。标准版搭载82kWh半固态电池,CLTC续航里程580公里;旗舰版搭载82kWh半固态电池,CLTC续航580公里;长续航旗舰版搭载109kWh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730公里。支持超快充,号称充电10分钟可补能

2023-04-1849

上海国际车展火热开幕 新一代雷克萨斯LM官图发布:不加价不配买?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雷克萨斯带来了全新一代百万豪华MPV车型LM,新车预计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从官图看,新车换装了全新设计,尺寸更大,为无界点阵式,造型看起来相当唬人,两侧还提供矩阵式LED头灯组,并配有包围式LED日行灯,车身C柱位置采用了全新造型设计,尾部则依旧选用了隐藏式排气布局,新车尾门上方还换装了贯穿式LED尾灯组,且造型独

2023-04-1851

比亚迪最高技术加持!仰望U8越野车正式开售:109.8万元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在今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仰望旗下首款越野车U8正式开售,先期共推出豪华版和越野版两款,售价109.8万元,同时还发布了臻享预售礼遇,详情可参考下图。此次开售的豪华版配备有22英寸锻造轮辋、电动伸缩踏板、车内五屏联动,全车共38个高精度感知元件,搭载了高阶智驾辅助系统;而越野玩家版,则配备了更适配越野路况的热管理系统、增加AT胎、远近红外也是

2023-04-1849

比亚迪百万超跑 仰望U9正式亮相上海车展:阿尔盖紫艳压群芳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在今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仰望品牌旗下百万级纯电超跑U9正式亮相,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艾格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上台就该车做了介绍,艾格表示,这款车所使用的阿尔盖紫是专属色彩,现场光影侠,确实显得神秘且独特,十分诱人。仰望U9配备电动蝴蝶门,整车采用时空之门家族式设计语言,C型LED大灯,车尾加入大量空气动力学元素,

2023-04-1856